大马甲 发表于 2011-8-21 11:11:43

【115】【大陆】【巴山夜雨(1980年)】【AVI/576M】【国语无字】



基本信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 摄制   
导演:吴贻弓、吴永刚   
编剧:叶楠   
摄影:曹威业   
主演:   李志舆.....秋石   张瑜.....刘文英   林彬 .....老教师   茅为蕙 .....小娟子   欧阳儒秋 .....老大娘   仲星火.....民警老王   强明.....李彦   石灵.....关盛轩   
赵静.....柳姑   卢青.....宋敏生   张复生.....船长   刘计子.....政委   方伯.....厨师长   马崇乐.....男青年   王枫.....杏花父   
上映:1980年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国语   
颜色:彩色   
类型:剧情片

获奖情况
  
1981年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1981年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叶楠   1981年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张瑜 1981年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仲星火   1981年电影《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金鸡奖最佳音乐:高田   1981年张瑜主演《巴山夜雨》荣获“文汇奖”   1980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优秀故事片

剧情简介
  
        一艘开往武汉的客轮即将启航。被“四人帮”关押了6年的诗人秋石成为“钦点”的要犯,正被一男一女押送上船。他自知此行路途艰险,眷恋地回顾着这座云遮雾掩的山城,这里,有他死去的爱妻,还有一个尚未见过面的孩子……   
        三等舱里,8个人萍水相逢,开始了水上行程。这里有卖身还债、哀怨愁苦的农村姑娘杏花;有好心地告诫别人“祸从口出”,但仗义执言的品性,又在不时给自己惹来祸端的女教师;有被无情斗争折磨得犹如惊弓之鸟的京剧老艺人关盛轩;有千里迢迢赶来祭奠儿子的农村老大娘,老人的儿子“抗日、打老蒋都没死”,却死于武斗,葬身在湍急的大江涡漩中;有始而上当受骗,继而觉醒,在那个“不时兴讲正经’的时代,以玩世不恭的特殊方式表露爱憎的青年工人宋敏生,有秋石和男女二解差李彦、刘文英;偶尔还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不时出现。    秋石是位知名诗人,“文化大革命”以来,被抄、被打、被抓,妻子饱尝株连之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个从未见过爸爸的五岁的小女儿娟子……   
        人们同情秋石,厌恶解差,尤其厌恶唯我独尊的刘文英。江上,天气变幻莫测。午间,宋敏生还在阳光下上岸采来一捧野菊,奉献给他所敬重的诗人,晚间,却风雨如晦,电闪雷鸣。一直低首垂泪的杏花对生活完全绝望,终于趁大雨滂沱之际,投江自尽。收敛起个人的痛苦,时刻都在关注他人的秋石,立即发现了杏花的失踪,奋身跳水相救,并用自己的身世遭遇来激励她: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秋石的思想、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刘文英以往的“信念”,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精神上的囚徒”。当她得知那个孤苦无依、四处流浪的小女孩正是秋石的女儿时,决心援救这对父女。   
        最后,在船长、乘警以及李彦等全船人的通力协助下,秋石背着女儿,在宜昌上岸,走向了祖国的大地。   
        该片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电影;1981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重要奖项。

电影评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吴永刚、吴贻弓在1980年完成的电影《巴山夜雨》,在一艘客轮从重庆开往武汉的旅程中,通过对几个形象鲜明的乘客的刻画,展现了“文革”后期的社会缩影。   
        扮演小姑娘的茅为蕙已成为著名钢琴家,她6岁时吹蒲公英的可爱模样至今还留在不少观众的脑海里,那首歌谣更是成为经典:“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欢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里飘散。”   
        该片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主角奖(张瑜)、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石灵、欧阳儒秋、茅为蕙、林彬、仲星火、卢表)、最佳音乐奖;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   
        影片在一个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点”,它具体、集中、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社会的生活面。   
        它清晰地描绘出普通人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质朴和真诚,刻画出他们得以生存和斗争的信念与理想。正是这种蕴藏在人民心底的美德和力量,使该片具有了清新的诗意。它“以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人物群像,表现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美好的心灵”(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一届评选委员会评语)。   
        影片把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从而使这些具有当代特点和素质的人物,在思想性格的形成和表现上,同时具有某种民族历史传统的继承性。影片多方面的吸收和事例古典诗词、水墨绘画和散文、戏剧等方面的技巧和手法,着力于诗情与哲理交融的美学效果,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勾勒生动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 Hidden Message *****

风雨任从容 发表于 2011-8-21 15:23:07

巴山夜雨是记忆之中的一部佳作,吴贻弓导演的作品

石头诚 发表于 2011-8-22 19:14:23

动乱年代 人们始终无法释怀呀!{:1_1:}

qianxi 发表于 2011-8-25 22:05:39

蛮感动的一部电影,谢谢楼主发片

坚石 发表于 2011-9-10 10:47:20

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太谢谢楼主了 喜欢张瑜的表演

道者一叙 发表于 2011-9-15 15:59:49

一部上乘的佳作是写实主义的代表谢谢

炎黄耀中华 发表于 2011-9-16 14:09:44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排的上号的佳作,中国著名导演吴贻弓+气质美女张瑜,两个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物。

风雨夜归人 发表于 2011-9-19 01:38:11

听说这部片已经很久了,一直很想看终于找到了

方圆 发表于 2011-10-3 09:16:10

张瑜长的真不错,看的就喜欢。她的电影要欣赏。

林肯 发表于 2011-10-10 11:01:34

非常感人的一部电影 感谢楼主分享

我是小孩 发表于 2011-10-10 11:26:02

月在天涯 发表于 2012-1-11 09:43:3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部电影很感人啊!

独在异乡 发表于 2012-3-6 21:11:19

看大陆八十年代初的片子,感觉非常亲切,不像港片那些情景,有点遥远。

一民 发表于 2013-9-8 09:43:56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很值得观赏观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5】【大陆】【巴山夜雨(1980年)】【AVI/576M】【国语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