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甲 发表于 2011-9-3 15:00:24

【115】【大陆】【半篮花生(1974年)】【AVI/696M】【国语无字】【文革电影9】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音乐无极 发表于 2011-9-4 10:33:04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万水千山总是情 发表于 2011-9-11 18:51:13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时空行者 发表于 2011-9-20 11:23:09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雨后 发表于 2011-9-25 21:41:08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倚天屠龙 发表于 2011-12-10 22:12:39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北方有佳人 发表于 2011-12-29 00:25:05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何建平 发表于 2012-2-11 17:05:26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独在异乡 发表于 2012-3-13 14:47:26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长岭镇小 发表于 2012-3-16 07:46:45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追梦游侠 发表于 2012-3-23 13:58:54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齐因 发表于 2013-11-12 09:23:19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我是鱼腩 发表于 2016-10-28 22:55:47

[attach]25918[/attach]

[attach]25917[/attach]

片 名:半篮花生  
导 演:朱文顺   
编 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主 演:梁永璋 宋顺发 梁永璋 张榕桦 宋顺发   
上 映:197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艺术片
越剧剧目
  越剧现代小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剧本来源
  1970年10月—11月,浙江省革委会在杭召开地方剧种改革交流会。会中,杭州标准件厂李立军、朱富毅编写的独幕话剧《山村开遍哲学花》参加观摩演出。12月,方元改编成婺剧《半篮花生》;次年2月,何贤芬改编成同名越剧,分别在金华、杭州上演。4月,浙江省文化局据以上两个戏曲本组织讨论修改提纲,由方元再作修改后金华婺剧团首演。6月,省宣传部、文化局成立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由曾昭弘主要执笔,再改编成越剧,7月由浙江越剧团在杭州演出。9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通过电视荧屏观后说:“这个戏有戏,一 家人都很可爱,说明农民不但可以学哲学,而且可以学好哲学。”11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黑白电视片播放。1972年1月23日,《浙江日报》刊登《半篮花生》越剧本,署名为“浙江省《半篮花生》创作组”。同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彩色戏曲片。1973年上半年由何贤芬几经修改,拍成送审后,江青提出要加强矛盾的特殊性,突出斗争哲学,下令“要重拍”。再经曾昭弘执笔修改,于1974年3—5月完成拍摄。最后越剧本于197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国多家出版社再版。
剧目简介
  写夏收季节,生产队花生丰收,小学生晓华放学回家时,为队里拣回半篮“地脚”花生,关照妈妈“一颗也不能少”。妈妈知道晓华爱吃盐水煮花生,意欲把花生煮熟了给她吃。哥哥东升回来责怪妹妹自私,晓华受了委屈,气得哭闹起来。晓华爹发现篮里花生颗粒饱满,就和全家人带着疑问学习哲学,使大家弄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一心为公”的道理。同时查明,是有人想偷队里花生,收掘时故意把好花生当地脚花生埋在泥里。误会解除,认识提高,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半篮花生交归集体。
演出历史
  梁永璋、何贤芬、郁尚校饰晓华爹,何雅、张蓉桦、周杏芬饰晓华娘,朱美红、阮敏、吴玲玲饰晓华,周正、宋顺发、刘兴饰东升。阮敏(男)等导演。电影排戏导演张骏声,技导周世瑞、杨小青。电影导演朱文顺。梁永璋饰晓华爹,张蓉桦饰晓华娘,吴玲玲饰晓华,宋顺发饰东升。本团音乐创作组作曲。

[attach]25919[/attach]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钱 才能浏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5】【大陆】【半篮花生(1974年)】【AVI/696M】【国语无字】【文革电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