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港台电影』 › 【庆国庆】【台湾】【联邦】【龙门客栈-1967】【avi/739.26MB】【国语无字】
美人
发表于 2011-10-5 01:58:52
【庆国庆】【台湾】【联邦】【龙门客栈-1967】【avi/739.26MB】【国语无字】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蓝色狂想
发表于 2011-10-5 07:59:31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蓝色狂想
发表于 2011-10-5 08:00:56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虎暴王
发表于 2011-10-5 13:00:18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晴雯
发表于 2011-10-5 16:23:33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胡一七一七
发表于 2011-10-5 17:18:49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君来愁绝
发表于 2011-10-5 18:06:35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珊瑚
发表于 2011-10-5 20:52:12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边缘
发表于 2011-10-6 21:03:14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巴山夜雨》
发表于 2011-10-7 02:28:45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杨康
发表于 2011-10-7 08:08:19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晨源铭
发表于 2011-10-7 13:12:27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闰土
发表于 2011-10-7 16:17:48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我是小孩
发表于 2011-10-7 17:23:01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战龙在野
发表于 2011-10-8 14:39:02
[attach]29500[/attach]
[attach]29501[/attach]
[free][attach]29502[/attach]
[attach]29507[/attach]
[free][attach]29504[/attach]
片名: 龙门客栈
片长: 111 min
对白: 国语
制作: 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1967年
导演: 胡金铨
编剧: 胡金铨
演员: 上官灵凤、石隽、白鹰
此为导演胡金铨加入台湾联邦影片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极为卖座。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
本片于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介绍: 明朝中叶,兵部尚书于谦遭权阉曹少钦等诬陷,以“欲迎立外藩罪”处死 。长子于冕,次子于广,长女于欣充 军龙门。
东厂太监曹少钦为斩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杀,但为于谦的旧部朱骥所救。曹乃派东厂大档头皮绍棠、二档头毛宗 宪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赶赴龙门客栈。 事为义士萧少所悉,也赶往龙门客栈,与客栈栈主吴宁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后。此时朱骥及其女扮男装的妹妹朱辉也赶到客栈。夜半,皮绍棠等袭击朱辉兄妹,企图嫁祸萧少, 在搏斗中,萧发现朱辉竟是姑娘,幸经吴栈主说明情况,乃消除误会。
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龙门客栈。双方展开一场搏斗,皮绍棠、毛宗宪不敌败退。次日,武功高强的曹少钦率众赶到。
最后,经过一场大战,萧少滋、朱家兄妹、吴栈主合力杀死曹少钦,救出于氏兄妹。
幕后制作: 胡金铨于1967年拍摄的《龙门客栈》可以说奠定了此后武侠片更丰富与人性化趋势的基础,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侠的开创者。本片的意义在于,将武侠片这一本不入流的片种以精致的制作水准彻底推到和文艺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细节充分显示了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的深刻了解,被认为每一处小细节均经过考证,都可以与历史相符。
这是一部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侠片可以摆脱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粗制滥造的局面,成为与武士片、西部片同水准的类型。
影片结构严谨,该剧冲突在龙门客栈内外展开,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陈设、美工设计,都显示出导演在艺术上的精心处理,特别是武打设计,打斗套招,均由京剧的开打变化而来。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对以后台湾各电影公司拍摄武打动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
胡金铨说:「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里的客店--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这样时间、空间集于一身,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
英影评人艾里曾指出,胡金铨电影中的客栈,不只是戏剧性的冲突所在,也是雄抵御恶势力的象征。「客栈」在胡氏电影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是众人皆知,同样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对扩展狭小空间的执迷。
不仅是客栈,其它与客栈相似的有限空间、险恶空间,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侠》的小馆子,《侠女》的废堡,还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枫跳上白鹰肩膀,辗转上林梢,再飞身扑刺下来的一场戏,在银幕上虽只十分钟,却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后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细细观察,其繁复程度,与希区考克《惊魂记》中淋浴的一场戏无分轩轾。
胡金铨对客栈的爱好,不仅因有限的空间能供给他集中戏剧性的焦点,也因为客栈一向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太监、将官、奇人、隐士、间谍,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处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栈施展所长,把客栈缩影成一个中国民间小社会,让人际关系能整体辐射开来。这其中,中国式的趣味幽默也屡见不鲜。
创作背景: 1967年,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返回中国台湾,打算拍摄继《大醉侠》后的第二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的诞生缘于一个既认真又天真的想法——当时007电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满这种这种将特务行径美化和浪漫化的电影,他觉得历史上特务制度的祸国殃民,中国人是体会尤深的,于是就想到要拍摄以东厂为题材的武侠电影,这就是《龙门客栈》最早的创意由来。
轰动一时的《龙门客栈》在今日看来仍极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现多股力量间的冲突和制衡,《龙门客栈》是,后来的《空山灵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侠》里也有这种味道,但最精彩的还是《龙门客栈》。所以后来施南生才说,《龙门客栈》就是我们的“东部片”。
《龙门客栈》里一口气设置了六股势力,分别是东厂、于谦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栈的吴宁掌柜、戍边军官、游侠萧少兹、搭救于谦子女的朱氏兄妹,他们互相对抗,牵制,正派义士从误会到联手对抗东厂特务,整个故事架构精彩纷呈,毫不冷场,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出人意表,与萧少兹等人的大决战就当时而论绝对惊心动魄。
今日再看《龙门客栈》,甚至可以找到多处在《卧虎藏龙》中得到致敬的影子,半天云与曹少钦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盗剑时的京剧式打斗更无疑是师出胡金铨。同是中国台湾的导演,李安向前辈胡金铨继承的并不只是那一片遗世独立的竹林而已。
但时隔三十年,《龙门客栈》的缺点也无疑变得更加明显,胡金铨最可称道的中国传统美学功底,和《大醉侠》一样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与后来胡金铨自组公司拍摄的《空山灵雨》、《侠女》中深得中国美学况味的空灵悠远意境相比,《龙门客栈》的画面之美基本仍只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优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装、场景、道具设计也远没有后来的胡金铨作品那种令人惊叹的精致与考究。
武打方面,虽然多处可见胡金铨的控制,借鉴自京剧武打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主要表现在移动、走位的节奏感上,一旦刀剑相击,便呆板至极。让人感叹虽是同时代的武指,韩英杰(《龙门客栈》武指,并在片中饰演一名番子)与刘家良的确相差很远,就像刘家良也与后来的袁和平,程小东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尽管由韩英杰首创的用弹床表现的轻功确有兔起鹊落之感,结尾曹少钦的出现,影片也为他设计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当时技术的简陋,却并不能很好的实现。
最重要的是,《龙门客栈》的剧本、台词过于薄弱,人物设定简单和脸谱化,演员缺少表演的空间。这都为后来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购买主题
已有 20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