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 发表于 2011-10-20 11:26:17

【115】【香港】【投奔怒海-1982】【m4v/631mb】【粤语中字】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闰土 发表于 2011-10-20 14:24:49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西湖明月 发表于 2011-10-20 15:00:54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11-10-20 15:24:46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灯红酒绿 发表于 2011-10-20 20:17:38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秋剑 发表于 2011-10-20 21:17:11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老影迷 发表于 2011-10-20 23:29:21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蟹哥 发表于 2011-10-21 07:08:32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蓝色狂想 发表于 2011-10-21 08:01:36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巴山夜雨》 发表于 2011-10-22 13:52:11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呼尼斯图 发表于 2011-10-23 02:20:41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一之 发表于 2011-10-23 05:42:09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浩如烟海 发表于 2011-10-23 08:23:59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游龙戏剑 发表于 2011-10-23 17:31:33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老鹰捉小孩 发表于 2011-10-23 21:01:18

[attach]30966[/attach]
[attach]30967[/attach]
片名: 投奔怒海
對白: 粤语中字
製作: 青鳥電影
監製: 夏夢
導演: 許鞍華
主演: 林子祥、馬斯晨、繆騫人、劉德華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2年10月13日

198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許鞍華
    最佳編劇:戴安平
    最佳新演員:馬斯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

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香港電影金像獎,2005年)
    第八名

「投奔怒海」的片名是由查良鏞(金鏞)所起。電影的投資者為青鳥電影,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梦所創辦。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片在台灣被禁。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亦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吊詭。

電影以日本左派記者芥川汐見前往越共統一越南後的越南峴港採訪為主線。由越南政府安排行程,讓芥川見到越南人幸福地生活。但隨著芥川發現「幸福生活」場面中的不和諧處,以及認識當地人阮琴娘及其一家後,逐漸看見一般越南人在共產革命後的真實悲慘生活;亦看見革命幹部的不同面目。最後芥川不忍看見阮琴娘被送往集體農場,安排她乘上難民船離開,最後,阮琴娘看著芥川被燒死,與弟弟坐船離開越南。
购买主题 已有 1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钱 才能浏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15】【香港】【投奔怒海-1982】【m4v/631mb】【粤语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