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 发表于 2013-1-20 12:31:07

[迅雷快传][虚拟3D音乐][MKV][480p][223MB][中文字幕]

http://i-7.vcimg.com/5e564cbe43d5140e57068aa85239a9dc171765(600x)/thumb.jpg


第一首是原先第一张DVD版的其中一首, 其它8首是第二张DVD中的所有曲目
http://www.animusic.com
Animusic 是用计算机模拟乐队各种乐器演奏及运用高质量的图形制作出各种虚拟3D音乐场景。 Animusic 是美国一家专门研究MIDI音乐的3D场景化,用以制作各种各样的音乐动画场效的专业公司。
Animusic公司的创始人韦恩·莱特尔在1982年就致力于虚拟音乐场景的研究,并将作品冠名Visual Music。
1990年,他制作的More Bells and Whistles在Siggraph公开发布,收到大量好评。试想,在九十年代,现在的高速处理设备均未面世,而韦恩却能制作质量那么高的动画,实在令人惊叹。右图即为其剧照。
1995年,韦恩开始与电子艺术家大卫·克罗格奈尔合作研究Visual Music。同年,Visual Music改称Animusic。
1998年,韦恩和大卫开始制作“一个电子音乐场景相册”,也就是Animusic 1。Animusic在2001年12月发售了Animusic 1,深受广大CG迷的喜爱,在它之前从来没有如此高水平的音乐动画DVD出现过。Animusic 1发行的具体日期,估计除了Animusic工作组的人员外很难有人讲得清,在官方的发展史里也没有提及。后来,在2004年,又发行了Animusic 1特别版。
Animusic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的软件和音源全都是CG工作者的常规。据Animusic自己制作的列表,主要的软件是:ANIMUSICStudio,3ds-Max,PS,而音源主要是常规的Roland、Yamaha和Reason等音源。

不成文的规则
  在维基百科上,曾有一次讨论Animusic中的不成文规则。现整理如下:   
1.合成音效永远用激光表示,位置代表音调,颜色代表音色,亮度代表响度。其中锯齿波主音一定是红色可以旋转的激光,合成低音一定
是蓝紫色激光,合~~声的激光一定是由弱到强再到弱。原声音效则一定是用普通乐器表示(相对于激光来说,实际上Animusic的乐器根
本就没有“普通”的),只有高压和声中例外,用激光表示过电吉他。   
2.电贝司一定是蓝色的,并且从不用拨子(原声乐弧中例外);电吉他一定是绿色的,并且总是用拨子。原声贝司通常是原木色的。   
3.一个乐器第一次开始演奏时,摄像机一定要拍摄它至少五秒钟。   
4.演奏着的乐器一定有灯光照着,不演奏的一定没有。但只有一个光源的场景除外。   
5.摄像机移动得越快表示音乐节奏越快。   
6.鼓组中一定有一个Electric Snare,包括高压和声中(是第二个六边形合成鼓)。只要有嗵鼓,其个数就不会少于四个,通常是六个,
但是一般的架子鼓都只有三个嗵鼓。尤其是击鼓陀螺中,有67个嗵鼓!   
7.每一张DVD中都会有一首无打击乐的曲目(排在第三),一首喷钢珠的曲目(排在第五)和一首纯打击乐。
8.整个场景的背后一面永远不被拍到,但所有乐器都集成在一体的(如水上竖琴和高压和声)例外。   
9.场景之间永远是淡入淡出过渡,只有厚重光场例外,是推拉式过渡。   
10.簧管乐器永远不会在韦恩自己写的曲子中出现(教堂画面的曲子实际上就是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的三节:漫步、鸡脚上的小屋、基辅的城门)。


**** Hidden Message *****

火云龙 发表于 2013-2-2 14:30:54

还是有点不了解3D音乐是什么意思。和3D电影一样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迅雷快传][虚拟3D音乐][MKV][480p][223MB][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