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活着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声    时间: 2011-5-20 16:39     标题: 活着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还是高二,政治老师在教室里放给我们看的,当时就一直哭一直哭,因为里面的人的命运真的是太惨了。然后我就在图书馆看到了小说,看了两遍,大二的时候又看了两遍原作,觉得以一个老人的口吻来叙述更伤感一些,更能表现出那种苍凉的感觉。可能源于张艺谋的仁慈,所以这部片会在嘎纳上输给那个《低俗小说》,但刨去这一点小瑕疵,这片称的上是拷问所有人是否好好活着的好片。
       那个年代的“活着”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想起士兵突击里“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而我们生存在后者的年代。影片中葛优演的徐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家。当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的男婴有庆回家,福贵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戏维生。适逢国共内战,福贵先被国民党拉俘当兵,后被俘掳。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后来,福贵因家产输光未被划入地主成分,但生活让他失去了儿女等亲人,最后剩下的惟有活着……     
       一连串的悲剧侵蚀着一个人,不赌了又打战了,和平了又饥荒了,团圆了又失去了。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所以当年被禁了。
       哭着笑,在唱皮影戏的时候,以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声嘶力竭的唱着,葛优不愧是影帝,特别是他唱皮影戏那段,深深的感动了我,把一个无助的人,无助的家庭想好好活下去的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现实就是冷酷、冰凉与黑暗的,这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矛盾凸显。
       一直觉得二胡最能表达悲愁的乐曲,听《活着》里面的二胡声,会那样的情不自禁,会那样学着一个老人的思维去感叹人生,在这样一个纠缠不清的思绪中,没有哪个人不会对生活产生思考。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汶川大地震坚强的活着的人们,家园摧毁了,身体残缺了,但至少,活着!为逝者走完他们没走完的路,也为自己走出真正的一条活路。有一种精神摧不垮,有一种力量震不倒,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所以,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都要好好的活着!
       只要活着,我们就会有希望!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