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也会错认?9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10名学生联名举报:去年6月于「北京九歌」以7280万元拍出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实为他们同学中某一位1983年的课堂习作,模特乃一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女孩,完全不可能是徐悲鸿原夫人蒋碧薇。他们还公布了5幅与《人体·蒋碧薇女士》场景、人物特征相同,也就是同一课堂的习作作为左证。蹊跷的是,从当时发布的拍卖信息看,这幅油画由徐悲鸿长子徐伯阳「背书」:「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还有他与这幅画的合影。
专家集体「走眼」?滑头商人谢根荣找人自制的「金缕玉衣」,10年前被5个「泰斗级」文物鉴定专家指为「出土真品」,估价24亿。9月6日东窗事发后,专家之一的王文祥承认,当时谢根荣自己说过,「金缕玉衣」是用买来的零散破碎玉片串起来的,「但是,我们觉得玉片零散着,将来很可能被丢弃,能把市场上这些容易丢弃的玉片收集起来,用金线穿成『玉衣』,对国家来说是个贡献,算做了一件好事。」有人针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专家玉成好事」指出:「这样搞鉴定,已经不是专业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将会动摇文物鉴定和收藏界的公信力。」
镇馆之宝「乌龙」?2005年,一件号称唐代长沙窑的人物贴塑大执壶入藏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成为镇馆「壶王」,杭州市政府奖励「壶王」的捐赠者1500万元。今年8月20日,媒体爆出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杨静荣公开质疑「壶王」为赝品;而在长沙窑的发源地湖南长沙铜官镇,一位被同行认为有能力制作「壶王」的民间老艺人,宣称自己在1989年做过这么一批,大概30个。
这样三起事件接连曝光,让许多人更加明白了一个真相:原来貌似高雅的艺术品收藏圈里也有的是「地沟油」。一路看去,可谓步步惊心。
行业声音
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信任?
专家靠不住。据说业内有这么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当3位专家给出的意见一致时,鉴定被视为可信。但规矩也是用来被打破的。遭到质疑的那个「壶王」,当年就是由4位专家鉴定出来的,均来自文物机构。鉴定那件「金缕玉衣」的5人组合,更个个是中国文博圈里最牛气冲天的专家。
「老友」靠不住。「金缕玉衣」一事被揭穿后,当年参与鉴定的4位还在世的专家,统统将责任推到已故的史树青身上。出了事就忙着推卸责任,让人心寒。一个不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他的鉴定靠得住吗?
亲人也靠不住。徐悲鸿长子徐伯阳妄认父亲作品也就罢了,还能妄认母亲?是不是假画暂且不说,「就算画作确为徐悲鸿画的裸体蒋碧薇,这当是一幅私密性极强的作品,属于家里压箱底的东西,怎会轻易流向市场?尤其徐伯阳明知此画展现的是母亲的裸体,且是母亲自己保留的遗物,他还公然为拍卖公司作证明,这岂不是在出卖长辈隐私,连伦理也不要了?」一位业内人士的评说,戳到了痛处。
就连艺术家本人也靠不住。北京有家拍卖公司打出「保真拍卖」的招牌,声称拍品都请艺术家本人认定。但据了解,如此「保真」同样有问题:一些艺术家不愿承认那些水平不高的旧作出自自己之手,另一些艺术家则是质量不高,非要向对方「勒索」得手才肯认自己的作品,甚至为了拿钱不惜把假的认成真的。
市场真相
爱炫耀的人爱「故事」
许多开价奇高的可疑艺术品,都附带着一个动听的故事。
「这件作品是某某收藏大家的旧藏」、「这件作品曾经挂在某某歌剧院的大厅」、「这件作品从皇宫流出」……卖家煞费苦心编故事,看准了眼下诸多买家的心态,于是送他一份可以说来炫耀的「演讲稿」;而「演讲」的听众往往是同样浅薄的外行,最爱听自己能听懂的花絮。所以买卖艺术品,有时就是在买卖这件作品附带的故事。
蔡康永在《艺术里的金钱游戏》中写道:「萨科齐夫人布吕尼曾经拍过裸照,那张裸照的成交价大约人民币20万元,对大富豪来说并不算昂贵。你说那张照片本身有什么艺术价值?未必有,可是它很有故事。」
近年来从海外回流的东西为什么这样红——每年的入市量接近总量的一半,并且不少拍品的成交价屡创新高?有故事。比如拍得7952万元人民币的宋佚名《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手卷,据说是「1922年被溥仪以其弟溥杰名义盗运出宫,而后辗转流到国外,颠沛70余年……」在一个个故事掩护下,「假回流」情况严重,一些回流的东西,其实是国内的新仿品被带到国外转一圈,就像「达芬奇」家具那样。
有些故事分明编得很拙劣,偏也有人信。难怪行家感叹:假艺术品从制作、鉴定到买卖的「连环套」骗局之所以行得通,最终是因为有买家;买家「钱多」、「人傻」,骗子当然就「速来」。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gy99.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