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115】【大陆】【新旧上海(1936年)】【MKV/676M】【国语中字】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马甲
时间:
2011-10-15 15:45
标题:
【115】【大陆】【新旧上海(1936年)】【MKV/676M】【国语中字】
本帖最后由 大马甲 于 2011-10-15 15:46 编辑
[attach]30463[/attach]
电影名:新旧上海
外文名称 The New and Old Shanghai
导 演:程步高
编 剧:洪深
主 演:舒绣文 王献斋 黄耐霜 朱秋痕 顾梅君 (更多)
上 映:1936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声 音:单声道
时 长:102分钟
类 型:剧情片
制作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中国]
故事梗概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早期的一部优秀讽刺喜剧片,也是一部展示了上海人情风貌的有时代感的作品。透过住在一幢鸽笼式的楼房里几家人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在社会不景气和生活重压下的挣扎和不安。二房东太太每天坐在客堂,注视每户房客,担心收不到房租,而他的儿子嗜赌成性;小学教师领不到薪金,靠卖文为生;两个舞女因舞厅客少影响了收入;木器店的跑街范思全拉不到主顾、家里又有多产多病的妻子;袁瑞三是丝厂职员,丝厂停了工,他每天泡在茶馆里,假装去上班,以保全自己的面子。房客们大都经济桔据,欠下了房租。袁太太突然中了航空奖券,得了五千一百元钱,两口子高兴得睡不着觉,他们把五千元存进友人新开的钱庄。袁家虽有了钱,但却装穷相,不愿惜钱帮助范思全。楼里起了变动,有的住户搬走了,剩下的更加穷困。钱庄突然倒闭,袁瑞三的富翁梦破裂了,二房东的儿子因偷自行车吃官司,袁挺身相助,袁太太也主动借钱给范师母为孩子看病。大家仍过着清苦的生活,小楼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这部影片反映了当时经济萧条、百姓穷困的现状,编剧洪深选择了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题材的方法,这一创举是洪深对电影创作方法上又一次新的探索。影片塑造了袁瑞三这个极富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小市民的心理状态。演员王献斋的出色演技把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attach]30464[/attach]
作者:
我是小孩
时间:
2011-10-15 17: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丢丢
时间:
2011-10-15 17:59
抢到了板凳,谢谢分享呀。。。。。。
作者:
小玩小闹
时间:
2011-10-15 20:17
很喜欢这种早期的讽刺喜剧片,喜欢这种感觉!谢谢了!!
作者:
杨康
时间:
2011-10-16 07:19
看看早期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感谢楼主辛苦发片
作者:
石头诚
时间:
2011-10-16 13:38
老电影 越看越有味道 细细品味中。。。。
作者:
无敌军哥
时间:
2011-10-16 15:05
黑白电影,真是老啊,不过那个时代都比较真实
作者:
鲍比鲍
时间:
2011-10-16 21:33
矮油,太喜欢这个片子了,我想到乌鸦与麻雀,还有七十二家租客。。。
作者:
青松岭
时间:
2011-10-17 00:02
这是一部反映当时上海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好片子.
作者:
北方有佳人
时间:
2011-10-17 17:14
那时的新旧是如何的,真是开眼了,谢谢
作者:
雨后
时间:
2011-10-17 21:45
中国早期电影拍得都很有特色!很是喜欢!谢谢发布!
作者:
往生不欢
时间:
2011-10-19 07:25
题材很犀利啊,悄悄收藏起来,低调观赏
作者:
好肚油肚
时间:
2011-10-20 10:31
截图有水印,不知片子里有没有?
作者:
边缘
时间:
2011-10-24 08:00
《乌鸦与麻雀》的前身,那个年代众生百态
作者:
太阳雨
时间:
2011-11-6 14:44
老上海有十里洋场也有市井小人,是一个很丰富的社会
作者:
戶川純
时间:
2012-1-2 13:11
洪深应该是国内最早的刘别谦门徒,他作为编剧为当时提供了不少刘别谦式的题材
作者:
绿心
时间:
2012-1-9 22:47
老电影的拍摄技巧和剧本深度一点都不老,这部没看过,下来看看
作者:
长岭镇小
时间:
2012-2-8 21:08
新新上海也有这样的吧,不信可以调查看看,我想这样的一定存在,只是遮掩着罢了。
作者:
天才
时间:
2013-7-7 19:26
经典个国产老片啊 非常好 一定要下载
作者:
一民
时间:
2013-7-22 09:36
这部电影展示了上海人情风貌,很值有时代感。
作者:
丢丢侠
时间:
2015-1-7 19:03
早就听说过,一直想看看,谢谢楼主分享呢哦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