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文人趣事】李调元 [打印本页]

作者: ray89573    时间: 2009-11-11 10:09     标题: 【文人趣事】李调元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

  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绵州(今四川德阳罗江)安县宝林镇大沙村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后遭诬陷,遣戍伊犁,至1785年方得以母老赎归,晚年潜心著述。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正月,擢授通水兵备道等职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充军伊犁,后以母老得释归,居家著述终老。蜀中著述之富,费密之后无与匹敌。诗作天才横溢,多反映民间疾苦,著有《童山全集》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编辑刊印《函海》共三十集。全卷共一百五十种书。 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李调元主张宗法元人朴素自然的风格,反对曲词宾白的骈丽堆砌的时尚,间有对剧作本事的考证,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资料。难能可贵的是他记载了当时勃兴的吹腔、秦腔、二黄腔、女儿腔的流布情况,对弋阳腔、高腔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后世戏曲史特别是剧种声腔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藏书籍达10多万卷。凡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乾隆二十八年进士,由吏部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办事刚正,人称“铁员外”。


李调元小时趣事

  据说。李调元小时候补父亲出的上联“曹子建 七步成诗”难住了,便说:“李调元一时无对。”意思是自己对不出。不料,父亲大喜,这不正是挺好的下联吗?


咏美女
【清】李调元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作者: ray89573    时间: 2009-11-11 10:09

孙姑妹的嵌十字巧


  越剧传统戏《赖婚记》中有个聪明美丽,忠于爱情的好姑娘孙姑妹,她同品貌端正的贫家子弟倾心相爱。可是,孙姑妹的晚娘陈氏,却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她软硬兼施,一心要逼迫孙姑妹改嫁有财有势的富家郎。孙姑妹坚贞不二,死不屈从,而狠心的晚娘步步紧逼。聪明的孙姑妹万般无奈,只好装起病来,不吃不喝,急得晚娘陈氏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想,孙姑妹是自己的摇钱树聚宝盆,万一死了,不就一切都落空了吗。陈氏为笼络孙姑妹的心,马上换一幅普萨面孔,假惺惺地劝孙姑妹医病。孙姑妹看出后娘没安好心,在回答称氏的问话时,一口气唱出十样无法办到的“药名”,以抗拒陈氏对自己的威逼,致使无情无义的陈氏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孙姑妹的唱词是:

一要嫦娥青丝发,
二要王母八宝汤,
三要九天河中鱼,
四要雷公脑髓浆,
五要东海龙王筋,
六要西天凤凰肠,
七要河中千年雪,
八要瓦上万年霜,
九要麒麟心头血,
十要金鸡肝四两。
若是一样办不到,
医好我病是梦想。

  孙姑妹这段唱词,把一到十的十个数目字,依次嵌入句首,使十个数字有机地融在唱词之中,这就是俗称“十口令体民歌”的“嵌十字巧”。这段唱词可堪称为“嵌字民歌”中的一朵奇葩!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