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文学原创】《我的琵琶情结》 [打印本页]

作者: 红花向阳    时间: 2012-4-25 20:53     标题: 【文学原创】《我的琵琶情结》

本帖最后由 软糖公主 于 2012-4-25 22:47 编辑

我的手比较笨,玩不了乐器。学拉小提琴,四根弦手指忙不过来;改学二胡,那是两根弦的,可又不会上下倒把;改吹笛子,十根手指按六个孔,这下有富余的了,可是该按住的时候按不住,该放开的却又没放开,吹出来的曲子谁也听不懂是个什么调。虽然乐器玩不了,但对音乐却有很喜欢,尤其是那用五个指头拨拉的琵琶曲子。

第一次听到琵琶曲子是在电影《甲午风云》里,主人公在被朝廷压制时,坐在屋里弹琵琶,那曲子铿锵、激昂,有金戈铁马奔腾厮杀气势,有人告诉我,这个曲子叫《十面埋伏》,表现了主人公渴望踏浪海上,和倭寇一战的决心和气势。那曲子给我很深的震撼。

后来,了解到《十面埋伏》是以楚汉相争为背景,描写垓下一战汉军摆下十面埋伏阵,一举消灭项羽的一首曲子。

记不清是哪部电视剧,一个大臣对沉湎于歌舞升平的皇帝说到:“要看舞就看《秦王破阵舞》,听曲就听《十面埋伏》。”于是,《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在我心里又重了一层。

一直想完整的听这首曲子,去了几次音像店,也没有买到。在西工大读书的时候,学校图书馆有复制磁带的业务,在众多的英语、歌曲磁带中,发现了一盒民乐磁带,里面就有琵琶曲《十面埋伏》,于是拿上一盘空白带,花了一元钱的复制费,把这首曲子复制下来。回到宿舍,在我的破旧的单喇叭收录机上第一次完整的听到了这首古典名曲。那时我才知道,没有歌词的乐曲也能听懂它要表现什么。这就是知音的感觉吗?说到知音,我想起了俞伯牙,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感到再无知音,摔琴后说:“伯牙再不抚琴。”真可惜,伯牙那时通讯还不发达,能听到他弹琴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能听懂的只子期一人。如果伯牙生在现代,把琴曲灌成碟片,会有多少知音那,也就不会有“摔琴谢知音”的悲剧了,唉!一代古琴大师就这样湮没了。那首《高山流水》也没有流传下来,苦恼!虽然那是首古琴曲,而不是琵琶,但替古人操心是我的癖好,没办法。

随着我国音像产业的发展,各种曲子的碟片应有尽有,买了《十面埋伏》的VCD要好好欣赏,回家在电视上一播放,画面却倒足了胃口。背景是铿锵的曲子,画面却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不时还有“美女”搔首弄姿。真好像是美味佳肴用痰盂盛着端上了饭桌。

叶公好龙,把龙的画像满屋子到处画,却没有见过真正的龙。我听了好多琵琶曲,却没有见过真正的琵琶。直到到庐山旅游,才遂了这个愿。下了庐山,在当年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地方,当地政府修了一个仿古建筑,里面还再现了诗里的画面,用蜡像做的,不值一看。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大厅门口座了一个怀抱琵琶的清纯少女(当然是真人了)。不知道当初白老先生见到的琵琶女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先生在世,一定会为这个抱琵琶的女孩再写一首诗的。和女孩攀谈得知,女孩就在九江中学念书,从小学弹琵琶,她爸爸让他到这里来体验社会,并不为挣钱。应我们的邀请,女孩弹了一首据她说叫“彝族舞曲”,非常欢快。没有想到这么古老的、严肃的乐器还可以这么弹。女孩弹琴的时候很投入,微微眯起的眼睛好像雾中的一潭清水,清澈又朦胧。我问她是不是近视,她说是近视,但不能戴眼镜,因为很多游客要和他照相的,戴眼镜不好看。哦!照相!在山上我把胶卷全照完了,太可惜了!看着眼前美丽的小琵琶女我那个悔呀。这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早就忘了她弹的旋律了,只记住了她朦胧的眼神和指尖套着金属套的纤纤细手。

后来冒出个“女子十二乐坊”,从广告画上看到有弹琵琶的,买了张碟回去听,电子合成器和鼓声已经把琵琶声淹没了。此琵琶曲已非琵琶曲了。看了电视演的“女子十二乐坊”演唱会,我才知道,十二个女孩个个漂亮,大家是在看演奏,而不是在听。回想起我在浔阳江边的感觉,自己不是一样很俗气吗。功利的世风使得真正的高雅已经不多了。我又为伯牙庆幸,因为他有一个真正的知音。

我有些不敢再说自己喜欢琵琶了,虽然有时《十面埋伏》的曲子还时常在我的音响里响起。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