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1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 中国婚姻发展史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Rank: 7Rank: 7Rank: 7

升级  4.62%

UID
7501
阅读权限
70
金钱
13467 充值
帖子
4407
积分
15693

金牌会员 五周年纪念勋章 银牌会员 三周年纪念勋章 光影帅哥勋章 铜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7 11:47: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虽然说过去朝代时期是专制,但行政权力在中国历来离私人生活很远,民间空间历来很大。如,虽然周时《周礼》就提到婚书,可婚书一直是民间私人间契约,不需官权力介入。象征go-vern-ment权力的“结婚证”何时出现在中国?--所附照片是同治11年(1873)的婚书,“天作之和”被嫁娶两方各持一半,代表契约的两方。


2. 大概是1922年,那时农村还没结婚证,办一顿酒席即成。go-vern-ment操办的结婚证大约在三四十年代开始。上图是48年南京集体结婚发的结婚证,由市长、社会局局长签字,算新潮。婚姻开始受制于官权

3. 虽然到四十年代民国go-vern-ment逐步进入私人领域,但结婚证等还是很有个性和人情,没被政治化。上图是47年的一张订婚证,订婚双方信息和人情化不少,不是死板一条。其实,在西方,近代福利与权力go-vern-ment出现之前,结婚也是民间的事,教堂发结婚证,而不是官方发。但随着婚姻带来的移民权、福利等而改变。


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嫁习俗一般沿习旧制,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而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

我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脱离农村实际。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个法定婚龄延续至今。

4. 社会的方方面面历史其实远比朝代变迁史有意思,因为社会史、经济史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人是如何生活过日子的。不是吗,到了五十年代,结婚证当然发生变化。上图是56年天津结婚证说“本自由平等,互爱互敬之精神,结为终身伴侣,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之建设...”,还有领袖照,政治进入生活

5.很有意思。在中国,到文革时期,结婚证发生更大变化,上图是那时的结婚证,上面有最高指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字不再人情化了,突出革命。

6.这张是1969年的结婚宴席请柬,看看上面的语录很有意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私人的生活已经完全被政治化。--想想这些,Dengxp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个人是如何解放的?个人还有多少没被解放?

7. 这是不再有的“恢复结婚证”(56年),按理一旦离婚两人即自由,复婚时再发结婚证即可,何必“恢复结婚证”?复用当初的结婚证即可?如果双方决定复婚,为什么非要官方承认?证上图是工农兵,边上稻草象征种田(想想当时种田在基本价值中的地位)及“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

8. Dengxp于78年改革开放后,阶级斗争、工农兵话题等政治色彩浓厚的东西以及行政权力,开始淡出私人空间。反映到结婚证上是语录、政治口号从结婚证上消失,证书本身也变得单调、枯燥。上图是1986年的结婚证,


9.上图是民国时期离婚证书,内容很多,年数久字迹难认。但在中国女权发展史上离婚证的出现有划时代意义,因为虽然婚书早就有,但婚书以前更多是男女两方父母加媒人之间的签约,一旦婚姻发生,婚姻是否继续的主动权全掌握在丈夫手中,他有权休妻,“离婚”权只在丈夫一方,离婚证自然多余

10. 按儒家传统,养子防老体系依赖父系,家庭生活、财产、权力等都围绕父子轴线,妻子只是给丈夫提供生子、养子的载体。自汉朝推出丈夫休妻的“七出”规则,到唐朝《婚律》休妻七理由:“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上图为50年的离婚证。

11. 1955年的离婚证。到这时离婚证跟结婚证一样正式了,标志在法律上婚姻两方趋于平等,不再只是男方能休妻的权利不对称。我知道,多数人婚嫁生子育女,不一定去想为什么有结婚证、离婚证?为什么如果只有结婚但不许离婚,人就不再是自由人?离婚率高是好还是坏?


12.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订婚证书。在两个当事人姓名、出生年月之后,写有“双方意志相投性情相契堪舆偕老”,以及“互换信物并经双方家长亲友在场证明”字样,最后有订婚人、家长、介绍人、证明人。


13.1969年的结婚证,底纹印有“自主自愿”4个粉红色的大字,强调婚姻自由。证书上还有和平鸽图案。五、六十年代的结婚证上都刻有一句简洁的口号。 六十年代初期,结婚证出现了鸳鸯戏水、并蒂莲、梅花等传统吉祥物,象征着人们期待社会稳定,风调雨顺。


14.1962年的结婚证。

15.这是1973年颁发的结婚证
  

16.这张1981年颁发的结婚证显示男女双方年龄为23岁,均达到“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的国家法定婚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关闭

友情推荐

【告示】已補檔115網盤禮拜地址匯總
以下地址的帖子下載地址均已補115網盤禮包地址,請知悉。 已經補檔的地址禮包,都是可以轉存的,因為發佈者ID已經加入超級VIP并通過實名驗證。 (大家也不要催,基本是每天一頁的速度。)

查看 »

关于我们|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粤ICP备10240225号 )   联系管理员

GMT+8, 2025-9-23 03:37 , Processed in 0.0758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Theme by Admin987.com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