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17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片只能是权宜之计? [复制链接]

Rank: 5

升级  58.62%

UID
12113
阅读权限
50
金钱
4652 充值
帖子
2545
积分
5931

五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2 00:1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香港电影仿佛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向右,前进还是走回头,继续奉行文化“单边主义”,抑或原地踏步?

  所以当徐克的《七剑》出现后,香港影评人欢喜得很,认为是回到了香港电影应有的文化位置;所以当《杀破狼》出现后,影评人们又兴奋了好一阵,认为香港电影重拾传统——新港产片年代的表现方式、手法和审美。但是,真是这样吗?

  套内地一句曾经流行一时的话形容,这一切都是因为香港电影遇到了新问题。香港电影所走过的演变历程,都不是人的意志能转移的。现实是要面对后港产片阶段的一切,内地电影市场可能是个西瓜,也可能是粒芝麻;香港本土市场亦如是,就看电影人怎样取舍了。

  陈可辛的《如果爱》特意为迎合内地需要做了模糊化的处理,不过,因为陈可辛曾经有策划和监制多部香港与韩、日、泰合拍“亚洲电影”的经验,故此对身份表现不再执著。截至2006年1月14日止,《如果爱》票房为1300多万港元,《情癫大圣》票房只有800多万港元 ( 均为香港票房 )。

  虽然《情癫大圣》非常香港,但似乎证明了陈可辛比刘镇伟是成功的。然而问题是,要是香港导演人人像陈可辛岂非就没有了香港的电影?所谓的“亚洲电影”已被证明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内地合拍电影是不可逆转趋势?

  又如周星驰,正式进军内地市场后,他的影片《少林足球》、《功夫》也非常刻意地将地域模糊化,是否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同时讨好内地与香港观众?香港的名导是否只剩下这条出路?

  《少林足球》和《功夫》在内地和香港票房均告大捷,只能说是作为动作喜剧片这个类型的成功,不是因为没有了地域性区别的因素。完全可以想象,就算这两部影片具有鲜明地域色彩,但因为是这个类型、因为主演者是周星驰,观众会就再度信任他。

  在类型电影中淬炼了这么长时间的香港电影,经典类型之一的武侠片,是因为从没间断的、较深厚的武侠文化熏陶和从没间断地发展,才会成为香港电影的标志之一。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不可能成为武侠片经典,原因就出在内地早已与武侠文化“绝缘”,人们只是在近20年来才重新接触这本来就存在的传统。张艺谋只能将形式嫁接过去,骨子里“没有武侠文化”却又“要有武侠”,只有类型的壳而没有类型的内在。

  因此,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片根本问题可能出在内地仍没有成熟的类型电影系统。成熟的香港电影是从近70年的类型片经验中发展过来的,内地的类型电影却曾中断了近半个世纪,是一个断层。类型电影最大特点是以市场为最根本依归而据此拍出不同类型的娱乐性商业性电影。

  也就是说,娱乐性第一,内涵或什么意义之类是次要是毫无意义的。尽管如此,出色的类型电影仍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体认的时代特征。内地对类型电影与香港的观念、运作至市场推广宣传等从原来的意识形态化甚至不屑,到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试试看”、“摸索摸索”的原始阶段,《英雄》、《十面埋伏》没有“侠”的感觉,出不了“江湖味”,与成熟的香港类型电影几乎有着云泥之别。

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片只能是权宜之计?


  其实,“黄金(1377.00,-7.10,-0.51%)十年”的香港电影,对市场起最大作用的是B级类型片。所谓B级片是香港引自好莱坞的行内话,专指中型制作。在当时是8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左右成本规模的影片。

  《杀破狼》、《猛龙》等曾在内地上映的影片便属B级制作。没有足够厚度的 B 级片,所谓大制作的A级片其市场只能是一时虚火;没有 B级片的支撑,电影市场就会走向极端;没有B级片的中奠,电影金字塔就变成了怪模怪样的凸字塔;没有B级片,要么就是只有所谓的“大片”才有市场,要么就是滥竽充数的电影让观众却步。当B级类型片成规模化了,这个电影市场就有了底气,才不会诚惶诚恐,不会慌张。好莱坞电影能在全球通行,也是因为 B级占了大头的缘故。

  此外,几乎所有重要电影人才都是B级片中出现和被发现的。如果香港B级片也少了,或为迁就内地市场而拍摄类型片,是否就此对香港电影的文化特色削弱了?那是肯定的。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两地、两国或多国合拍片成为常规,成为两方(或多方)共享的电影产业。要不然早于1950年代的港日联合出品、陈可辛的“亚洲电影”就会一直持续至现在,即使类型电影也是如此。

  个别题材、个别情形下,可能会出现出色的合拍片,但它终究替代不了来自本身的、本土的和原创的作品。因此,通过CEPA 获得的优惠,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片只能是权宜之计。那么祈求它能带来一如港产片阶段的情景,只会是一种憧憬,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憧憬。

  也许到了某一天——纯粹是假设性的,如到了《基本法》规定“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期满”后,当内地电影市场步入常规化、法规化、B级片成规模化后,当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已不再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别,不再出现两岸三地电影文化区隔时,就出现一个完全崭新的中国电影局面,三地电影完全融为一体——那时,所谓“香港电影”、“台湾电影”才可能“消失”。但这可能只是“可能”而已。
来源:新浪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Rank: 3

升级  35.75%

UID
12981
阅读权限
30
金钱
343 充值
帖子
285
积分
486

五周年纪念勋章

2#
发表于 2013-5-29 20:34:31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港片有港片的特色,两地合作有些混乱,还是分开吧,我基本不看合拍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升级  72.5%

UID
12951
阅读权限
80
金钱
31417 充值
帖子
40638
积分
51750

梦幻勋章 在线王勋章 元老勋章 五周年纪念勋章 优秀会员 金牌会员 灌水天才勋章 银牌会员 铜牌会员

3#
发表于 2013-5-30 08:05:33 |只看该作者
不管合不合作,只要双方能拍出好的片子来就好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关闭

友情推荐

【告示】已補檔115網盤禮拜地址匯總
以下地址的帖子下載地址均已補115網盤禮包地址,請知悉。 已經補檔的地址禮包,都是可以轉存的,因為發佈者ID已經加入超級VIP并通過實名驗證。 (大家也不要催,基本是每天一頁的速度。)

查看 »

关于我们|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粤ICP备10240225号 )   联系管理员

GMT+8, 2025-10-16 04:07 , Processed in 0.0676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Theme by Admin987.com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