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15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奶粉伴侣,不是一般地坑爹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聚齐七龙珠,我可以实现你们三个愿望。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升级  90.92%

UID
12387
阅读权限
80
金钱
43769 充值
帖子
26961
积分
57276

五周年纪念勋章 光影铁杆勋章 勤奋王勋章 梦幻勋章 光影侠客勋章 优秀会员 元老勋章 在线王勋章 金牌会员 灌水天才勋章 银牌会员 光影帅哥勋章 优秀新人勋章 铜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7 22:43: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奶粉伴侣”,宣称“不是奶粉,而是针对宝宝喝奶粉容易上火、消化不良现象,科学搭配消食植物精华和高效益生元,并添加DHA、牛磺酸等聪明营养成分精研制出全新一代健康好伴侣——奶粉伴侣”。尤其是其中主要成分的说明“减轻宝宝火气”、“ 帮助改善肠道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促进大脑和视力的发育,宝宝聪明,眼睛亮”等等,对于年轻的父母们充满了吸引力。

奶粉伴侣中有哪些成分?

然而,这类产品,实在是很坑爹。这类产品的成分的确都是“营养成分”,对于成人来说“即使无用,至少无害”。不过这些东西是针对婴幼儿的,而衡量一种成分是否适合婴儿的标准跟成人不同:只有必要的才是合适的,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有必要”,那么就不应该给——即使是母乳中有的成分,也需要进行量的限制。

基于这样的思路,经过人类漫长演化、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母乳是婴儿食品的“黄金标准”。在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缺乏维生素D和铁。除此之外,母乳不缺乏任何其他的营养成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六个月之内纯母乳喂养,连水都不应该喂。

婴儿配方奶粉是对母乳的模拟。到目前,人类对母乳成分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母乳中对婴儿生长发育相关的基本成分已经比较明确。基于这种认识设计的婴儿配方奶粉已经“足够好”。对于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与母乳的差别已经很小。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连维生素D和铁都不用另外补充。

配方奶粉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婴儿所有的营养需求”。它的每一种成分,都有比较严格的范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而这种“奶粉伴侣”的引入,就使得奶粉不再是婴儿唯一的营养来源。它的加入,就破坏了配方中对于“含量”的控制,从而加大了配方奶粉与母乳的差别。

以下是奶粉伴侣中的主要成分:

1.葡萄糖  葡萄糖是一种简单的糖,的确容易消化吸收。因为它只提供热量而不提供其他营养成分,所以婴儿吃了它之后,相当于在不增加其他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热量摄入。这样,婴儿在不需要吃那么多奶粉的情况下就“吃饱”了。热量够了,其他的营养成分却还不够。

2.“植物精华”  植物提取物是成分极为复杂的成分,人们并不完全清楚其中的成分。对于大人,即使其中有一些有害物质,人体的肝脏肾脏也能处理掉。但是婴儿的这些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善。任何“不明物质”都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从而为婴儿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3.益生元  益生元实际上是一些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它到了大肠之后,被那里的细菌发酵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益生元是有利于“好细菌”生长,不利于“坏细菌”生长的成分。同样,对于成人,益生元的好处大过风险。而对婴儿,“好处”与“风险”的权衡就比较敏感,通常应该更倾向于强调“回避风险”。虽然现在有一些科学研究显示益生元的加入对于婴儿的健康“可能有好处”,但是科学界以及权威部门认为目前的科学证据还不足以支持把它作为婴儿奶粉的必须成分。换句话说,让婴儿服用益生元,并没有科学证据来做担保。

4.DHA和牛磺酸 DHA和牛磺酸是人体需要的成分,在母乳中也能找到它们的存在。不过它们的含量跟母亲的饮食关系比较大,不同人的母乳中含量差别也比较大。补充它们对于健康的作用,试验与流行病学调查都是针对成人的。宣传中的所谓“益智成分”只是商业营销用语,而“促进大脑和视力的发育,宝宝聪明,眼睛亮”只是“理论推测”和“良好愿望”,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因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目前的婴儿奶粉标准中并没有规定必须添加它们。但是它们在母乳中天然存在,从“模拟母乳”的角度说似乎又应该添加。所以,在目前的配方奶粉标准中,它们是“可选项”——不要求,但是可以加。不过,对于添加量有限制,并不是越多越好(所以所谓的“双倍添加DHA”只是一种广告噱头)。如果婴儿奶粉中已经添加了它们,再通过奶粉伴侣来添加,结果没准就“过量”了。

需要奶粉伴侣来解决配方奶粉“上火,不易消化”的现象吗?

很多家长给孩子“奶粉伴侣”的原因是“针对婴儿奶粉容易上火、不易消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完全是为了推销产品“制造出来的问题”。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根本用不着什么“伴侣”来解决这些想象出来的问题。

首先说“上火”。现代医学中没有这个概念,据中医专业人士说中医典籍中也没有这个用语。它基本上是一个“民间概念”——不同的人所描述的“上火”症状也各不相同。可以说,它是各种各样不适症状的集合。有人分析过那些“上火症状”,发现产生原因相差迥异,比如有的是食物过敏,有的是维生素缺乏等等。吃配方奶粉的婴儿不会缺乏任何一种营养成分,自然也不缺乏维生素。反倒是补充了其他“营养品”之后,因为相应配方奶的食用量降低(婴儿能够吃的食物总量是有限的),倒是有可能出现某些营养成分缺乏的可能。而食物过敏则有一定的比例的婴儿出现,比如有一部分人对牛奶蛋白过敏,所以基于牛奶的配方奶粉就可能让这些婴儿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这种过敏不是传说中的那些“清热下火”的植物能够解决的,通常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使用深度水解的配方奶,其中的牛奶蛋白被深度水解,过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二是使用基于大豆蛋白的配方奶,避免牛奶蛋白的摄入。(关于特殊配方奶粉,请戳这里)

再说“不易消化”。这是一个强加给婴儿奶粉的“缺陷”。婴儿奶粉的任何一种成分,都不存在不易消化的问题。酪蛋白不如乳清蛋白容易消化,只是消化速度慢的问题,而不是它的吸收。中国的婴儿奶粉,对于乳清蛋白的比例要求甚至比国外更高。实际上,目前做过的配方奶粉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对比研究,比较明确的一个差别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体重增加更快。通常认为,这是因为婴儿吸食奶瓶比母亲的乳头要更轻松,所以更容易吃多。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不是如此,这至少说明,吃奶粉的婴儿,并不容易出现消化问题。

婴儿在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很多人总是倾向与归结于“吃了什么”或者“没吃什么”。中国的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各种各样“婴儿营养品”的轰炸。许多父母即便将信将疑,也因为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而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给孩子吃。殊不知,这些东西有用的可能性不大,带来问题的可能性倒小。

结论:

母乳是孩子婴儿最好的食物。在不能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配方奶粉可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各种针对配方奶粉的奶粉伴侣,其成分针对婴儿并无需要,反倒是带来的问题可能不小。

P.S.婴儿的饮食原则:

1、尽量母乳,做不到的选用配方奶粉;

2、母乳喂养的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4个月之后补充一些铁;用配方奶粉喂养的不用,除此之外拒绝任何其他食物或者“营养品”(包括水、钙、DHA等等);

3、四到六个月之后根据婴儿发育状况开始添加含铁辅食(比如加铁米粉),逐个尝试各种最平常的食物,依然保证营养主要来自于奶。至于“奶粉伴侣”之类的“营养补充剂”,就别让它们来坑爹了。

本文首发于《时尚育儿》,发布时文字略有改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升级  44.38%

UID
7533
阅读权限
100
金钱
120741 充值
帖子
134770
积分
188758

五周年纪念勋章 光影帖神 光影传奇 盖世水王 勤奋王勋章 三周年纪念勋章 元老勋章 爱心帮助勋章 灌水天才勋章 梦幻勋章 优秀会员 在线王勋章 Vip勋章 金牌会员 银牌会员 铜牌会员

2#
发表于 2013-8-18 15:10:08 |只看该作者
继续进来看一下科普的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关闭

友情推荐

【特別奉獻】大馬甲超版抄底大分享
【特別奉獻】大馬甲超版抄底大分享
大馬甲超版多年收藏,抄底大分享,只為答謝大家多年的額支持和關注。請關注[DVD原盤分享],支持光影久久......

查看 »

关于我们|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粤ICP备10240225号 )   联系管理员

GMT+8, 2025-10-15 21:26 , Processed in 0.07053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Theme by Admin987.com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