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查看: 1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戳一戳葡萄籽的神话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聚齐七龙珠,我可以实现你们三个愿望。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升级  90.92%

UID
12387
阅读权限
80
金钱
43769 充值
帖子
26961
积分
57276

五周年纪念勋章 光影铁杆勋章 勤奋王勋章 梦幻勋章 光影侠客勋章 优秀会员 元老勋章 在线王勋章 金牌会员 灌水天才勋章 银牌会员 光影帅哥勋章 优秀新人勋章 铜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8 21:4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各种保健品中,葡萄籽提取物是极具号召力的一种。广告中的功能从降血脂、降胆固醇、抗癌到美容、抗衰老等等,几乎是各种时髦的功能都贴在它身上。广告做得再热闹,也代替不了科学事实。葡萄籽提取物的那些“功能”,靠谱程度有多高呢?

葡萄籽里有什么

葡萄籽提取物的出现是葡萄酒行业废物利用的结果。葡萄酿酒之后,会得到大量的葡萄籽。起初的时候这是废物,不但卖不出钱来,还得花钱把它处理掉。葡萄酒行业自然希望从中淘弄点钱出来,于是对它进行了研究。

要说葡萄籽也还挺争气。经过成分分析,发现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类黄酮、亚油酸以及一类叫做“低聚原花青素复合物(简称OPCs)”的成分。除了亚油酸资质平平之外,其他这些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人体内会因为氧化产生一些自由基,而自由基能够攻击细胞膜以及DNA等。现在一般认为,“氧化应激”与衰老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虽然转了几个弯,但“抗氧化”似乎能与衰老与疾病搭上关系。于是乎,各种“抗氧化剂”保健品应运而生。

直接吃葡萄籽难以下咽,即使吞了下去,也多半穿肠而过,其中的“活性成分”很难被人体吸收。于是,把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做成保健品,就成了利用它的必由之路。“葡萄籽提取物胶囊”就此诞生。

关于葡萄籽那些声称

因为葡萄籽提取物有那么多抗氧化成分,对人体是不是真有保健功能也就引来了科学家们的许多关注。实验发现,人们吃下葡萄籽提取物之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含量显著增加了。也就是说,葡萄籽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的确可以被人体吸收。

这自然让商人们很兴奋——“能够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一点,可以让更多的人掏钱了。法国人喜欢美食,吃的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不少,得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却比其他国家要低——这个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对这个悖论的一种解释是法国人喝葡萄酒很多,其中含有的类黄酮成分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从而保护心血管。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类黄酮以及其他抗氧化剂,也就被演绎成可以“保护心脏”。不过,这基本上是一种臆测,迄今没有什么实验证据——把“法国悖论”归结于葡萄酒本身就不靠谱,因为和葡萄酒一样含有类黄酮就说它能够“保护心脏”,就更不靠谱了。

当然,除了类黄酮,葡萄籽提取物中有其他抗氧化剂。“整体”的提取物,是不是能够保护心脏呢?有过一些很初步的动物实验,“似乎”对于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有一定作用。不过这些实验太初步了,仅仅只能是“没有否定这种可能”,完全不能作为证据。在没有进一步可靠的人体实验出来之前,还是不要当真的好。

抗癌自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在一些体外细胞实验中,葡萄籽提取物或者其中的OPCs对某些种类的癌细胞展示了更好的抑制作用。这也就是广告商们宣称“抗癌”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跟“吃了能抗癌”之间,还有着遥远的距离。一方面,它只是对某些特定的癌细胞有效。另一方面,体外细胞实验跟体内的情况完全不同。体外细胞实验只能作为一种筛选工具,“有效”只是说明它没有被淘汰,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各个制药公司和癌症研究机构,每年都会发现大量“体外细胞实验有效”的物质。越往后研究,被淘汰出局的就越来越多,最后能够通过临床试验证明“确实有效”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保健品喜欢宣称的一类功能是“辅助治疗”。2006年,英国学者发表了一项葡萄籽提取物辅助癌症病人的二期临床研究。66位早年进行过乳腺癌放疗、有中等或者明显乳房硬结的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4人服用葡萄籽OPCs,每天三次,每次100毫克。另一组22人服用安慰剂。12个月之后复查,检测乳房硬结和乳房外观,并由志愿者自己描述乳房硬度和疼痛感。结果是:两组没有差别。

能够算得上“可能有效”的,大概是缓解“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水肿。前者是血液汇集在腿部,引起疼痛、肿胀、乏力。而后者则可能跟受伤、手术或者久坐有关。一些研究显示服用葡萄籽提取物可能对这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除此之外,各种美容、护肤、抗衰老之类的功能,都是“美好的愿望”,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

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成分比较复杂,也没有经过系统充分的安全性研究。只能说,“相信”它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有一项8周的临床试验没有发现危害,可以算作支持这一结论。不过,考虑到这样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从谨慎稳妥的角度出发,孕妇、产妇和孩子,还是不要服用的好。

本文已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关闭

友情推荐

【告示】已補檔115網盤禮拜地址匯總
以下地址的帖子下載地址均已補115網盤禮包地址,請知悉。 已經補檔的地址禮包,都是可以轉存的,因為發佈者ID已經加入超級VIP并通過實名驗證。 (大家也不要催,基本是每天一頁的速度。)

查看 »

关于我们|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 粤ICP备10240225号 )   联系管理员

GMT+8, 2025-10-15 05:01 , Processed in 0.08621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Theme by Admin987.com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