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谁共鸣 于 2011-11-6 10:36 编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暴利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凡是招标中标的产品,基本都死定了。招标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都在医院里推不出去。」近日,曾多次参与卫生部法规起草工作的卫生政策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卓小勤,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一个太复杂、太沉重的话题」,并称1名顶尖骨科医生1年可拿上千万元回扣。
关于医疗领域的种种负面消息,着实令人感到痛心,甚至,可以说是有时候到了让人痛心之余更是震惊不已的地步。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就有提案,揭露医疗器械市场的黑幕:一个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现在,我们更看到,专家曝光指出,「一个顶尖的骨科医生一年可以拿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回扣」!
劳有所获,尊重专家,本应是常态,更何况是「顶尖医生」?然而,看了「一个顶尖的骨科医生一年可以拿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回扣」,还有多少暴利的医生?还有多少医疗的黑幕?我们心中是何滋味?我们看到的是劳有所获吗?我们看到的是值得尊重的医德医风高尚的专家吗?在回扣风之下,暴利触目惊心,医德医风更是一一被攻陷,「阵地不保」——病不起的人们,对之心有余悸。更可怕的是,目前,我们看不到切实可行与监管有力的措施。
「这是一个太复杂、太沉重的话题」,专家的叹息与无奈,折射现实问题。前不久卫生部传出消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将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相关事宜。但时至今日,措施仍然迟迟没有出台。有评论称,改革涉及太多的利益调整,要真正推动阻力重重——倘若无破冰之举,无割肉之痛,无「猛药」决心,我们还将在焦虑中期待,甚至有可能是一直的无奈:那些暴利、黑幕、腐败以及回扣下「长满细菌」的医生之手,被玷污的白大衣,还会深深刺痛我们的神经。
「1年拿上千万元回扣」让谁震惊?每个行业都必须有职业道德与规范进行约束,都必须有良心的发现与践行,更必须有强有力的外界监督与监管,从而有效防止不正之风,堵塞腐败之漏洞。此理在医疗领域亦应不例外,相反,面对「重灾」,更须有力提倡与「加压」,使医疗行业的责任与爱得以弘扬、延续。专家称1名顶尖骨科医生1年可拿上千万元回扣,民生情何以堪?民心何以安抚?震惊后,需要决心与行动。 |